托克托压气站区域工作人员定位系统项目合作介绍
一、项目背景
托克托压气站增压工程是国家“十四五”能源战略重点工程,作为陕京天然气管道“全国一张网”的核心枢纽,承担着国产气与中亚进口气向华北地区调峰保供的关键任务。项目投产后,陕京管道日输气能力将提升1600万立方米,年输气能力突破212.59亿立方米,覆盖京津冀、晋鲁豫等6省(市)超3亿人口用气需求,对保障华北地区冬季供暖、工业生产及民生用气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压气站作为高压、高危、高技术密度的能源基础设施,其运行管理面临以下挑战:
- 安全风险高:站内包含压缩机厂房、天然气调压阀组、溶剂储存区等高危区域,人员越界、滞留、违规操作可能引发爆炸、泄漏等重大事故;
- 巡检管理难:站区面积超10万平方米,涵盖室内外复杂场景(如压缩机房、工艺管廊、露天储罐区),传统纸质巡检存在漏检、错检风险;
- 应急响应慢:事故发生后,人工定位被困人员耗时超15分钟,易错过黄金救援时间;
- 合规要求严:需满足《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GB 32167)对人员定位、电子围栏、轨迹追溯的强制要求;
- 协同效率低:站内运行、检修、安监等部门人员动线交叉,缺乏统一调度平台,管理成本高。
为破解上述难题,我司基于“室内蓝牙+室外北斗”融合定位技术,结合托克托压气站“高安全、高可靠、智能化”管理需求,为站区量身打造“智慧压气站人员定位与安全管控系统”,实现人员、设备、环境全要素动态监管,打造能源行业智能化安全管理标杆。

二、技术解决方案
1. 系统架构
- 定位层:室内蓝牙+室外北斗融合定位网络,覆盖站区全域(含压缩机房、工艺管廊、露天储罐区、办公楼等);
- 传输层:蓝牙信标+北斗接收机+LoRa网关混合组网,支持低功耗、高并发数据传输;
- 平台层:自主研发“智慧压气站安全管控平台”,集成GIS地图、视频监控、巡检管理、应急指挥等系统;
- 应用层:提供Web端、移动端双平台操作,支持站长、安全员、巡检员多角色协同。
2. 硬件部署
- 室内蓝牙信标:
- 型号:FY-BLE-E50(防爆型)
- 部署策略:
- 压缩机房、工艺管廊:按15-20米间距部署,重点区域(如调压阀组)加密至10米;
- 办公楼、控制室:按30米间距部署,共部署信标128台;
- 技术参数:防护等级IP68,抗金属干扰能力提升50%,支持-40℃~+85℃宽温运行,防爆等级Ex d IIC T6。
- 室外北斗定位终端:
- 型号:FY-BD-T30(工业级)
- 部署策略:
- 露天储罐区、厂区道路:在巡检路径关键节点布设北斗信标(如储罐阀门、管廊接口),其余区域通过北斗卫星定位;
- 信标密度:每500米布设1台,共部署信标32台;
- 技术参数:支持北斗三号B1C/B2a双频定位,定位精度≤5米(开阔区域),支持RTK差分定位精度≤1米。
- 智能帽卡定位器:
- 型号:FY-BD-H10(员工版/访客版)
- 功能特性:
- 融合定位:室内自动切换蓝牙定位,室外启用北斗定位,跨区域切换时间≤2秒;
- 安全防护:IP68防水防尘,抗3米跌落冲击,续航≥60天(低功耗模式);
- 告警功能:
- SOS一键报警:长按3秒触发紧急呼叫,推送位置至中控室与安全员;
- 静止告警:静止超15分钟(可自定义)触发三级告警(帽卡震动→短信推送→电话通知);
- 违规操作告警:检测到未佩戴安全帽、未携带气体检测仪等行为自动告警;
- 权限管理:员工卡支持全站区通行,访客卡设置临时活动范围(如办公楼、接待区)。
3. 定位技术
- 室内蓝牙定位:
- 基于蓝牙RSSI指纹库与惯性导航,结合站区三维模型构建定位模型,精度≤3米;
- 支持多楼层切换,通过气压传感器与信号强度变化自动识别楼层,误差≤1层。
- 室外北斗定位:
- 采用北斗三号B1C/B2a双频信号,结合RTK差分技术,实现开阔区域定位精度≤1米;
- 在卫星信号遮挡区域(如管廊下方),通过北斗信标辅助定位,精度≤5米。
- 融合定位算法:
- 基于卡尔曼滤波与加权平均算法,动态切换蓝牙/北斗定位模式,确保室内外连续定位无断点;
- 支持离线缓存定位数据,在网络中断时仍可记录人员轨迹,恢复后自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