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03730860(微信同号)
联系人:王经理
手 机:13203730860(微信同号)
电 话:400-653-6366
邮 箱:1574390615@qq.com
地 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叠桥路456弄162号
在海洋油气资源开发领域,半潜式生产平台凭借其卓越的稳定性和强大的作业能力,成为深海油气开采的关键装备。中海油陵水17 - 2半潜平台作为国内首个船体重量达5万吨级的半潜式生产平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该平台肩负着陵水17 - 2气田的油气生产重任,气田所在海域环境复杂,海况恶劣,对平台的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营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在平台日常运营中,人员管理是保障安全生产的核心环节。平台作业区域广泛,涵盖甲板、生活区、设备舱、油气处理区等多个不同功能区域,且内部设备众多、管道纵横交错,环境复杂多变。同时,平台作业涉及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危险因素,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传统的人员管理方式主要依靠人工巡查和纸质记录,存在信息不及时、不准确、难以全面掌握人员动态等问题,无法满足平台安全管理的需求。因此,引入先进的人员定位技术,实现对平台上工作人员的实时、精准管控,成为保障平台安全生产的迫切需要。
本项目聚焦于中海油陵水17 - 2半潜平台上工作人员的定位管理。该平台作为国内首个5万吨级半潜式生产平台,规模庞大、结构复杂,作业环境特殊。项目旨在通过部署先进的人员定位系统,实现对平台上100名工作人员的实时定位和全方位管理,提高人员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为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经过对多种定位技术的综合评估和实地测试,项目最终选用了蓝牙室内外一体化定位技术。该技术结合了蓝牙信号的室内定位优势和室外定位的扩展性,能够在复杂的海洋平台环境中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同时,蓝牙技术具有功耗低、成本相对较低、设备兼容性好等优点,适合大规模部署和应用。
将人员定位系统与平台现有的安全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进行集成,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互。在系统部署完成后,进行了全面的调试和优化工作。通过实际测试和数据分析,对信标的参数、定位算法等进行了调整和改进,确保定位精度达到3 - 5米的要求。同时,对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进行了严格测试,确保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都能正常运行。
后台管理系统可以实时显示平台上100名工作人员的精确位置。在电子地图上,每个人的位置以图标形式清晰呈现,管理人员可以直观地了解人员的分布情况。通过点击人员图标,还可以查看人员的详细信息,如姓名、部门、岗位、联系方式等。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管理人员能够迅速定位到相关人员的位置,及时进行指挥和救援。
为保障平台的安全生产,系统在平台上划定了多个危险区域,如油气处理区、高压配电室、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区等。当人员进入这些危险区域时,系统会立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在后台管理平台上弹出告警信息,告知管理人员侵线人员的身份、位置和时间。同时,定位器也会发出震动提醒,提示人员尽快离开危险区域。此外,系统还可以与平台的门禁系统联动,当危险区域有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时,自动关闭相关通道,防止事故扩大。
系统自动记录人员的活动轨迹,管理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查询任意时间段内人员的行走路线和停留位置。通过对轨迹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人员的工作习惯和活动规律,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例如,如果发现某人员在危险区域附近频繁停留,可以及时进行提醒和教育。同时,轨迹查询功能也可以用于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为事故分析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当人员定位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如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长时间滞留等,系统会自动触发视频联动功能。后台管理平台会自动切换到相应区域的摄像头画面,让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查看现场情况,以便及时做出决策和处理。同时,视频联动功能也可以用于日常的安全巡检和监控,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视频画面与现场人员进行实时通话,指导人员正确操作或撤离。
通过实施本项目,中海油陵水17 - 2半潜平台的人员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人员实时定位和危险区侵线报警功能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人员的动态,有效避免了人员违规进入危险区域的情况,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轨迹查询功能为事故调查和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整改。视频联动功能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使管理人员能够快速响应和处理各种异常情况。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国内海洋平台的人员定位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推动了海洋平台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Copyright © 2002-202X 上海飞远光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19033256号-1